骨瓷是什么意思 骨瓷和陶瓷有什么不一樣
我們對于生活品質感的追求,不僅僅要從家居大方面入手,也要涉及生活的細節,好看的餐具能帶來用餐儀式感,但也要建立在高質量的基礎上,關于餐具的材質,很多人都知道陶瓷,但是卻對骨瓷知之甚少,骨瓷是什么意思?骨瓷和陶瓷有什么不一樣呢?
什么是骨瓷
骨質瓷學名骨灰瓷,是1794年由英國人發明的,因在其黏土中加入牛、羊等食草動物骨灰(以牛骨粉為佳)而得名,是環保的綠色消費品。在骨瓷行業中有句對骨瓷精辟的概述:“薄如紙,白如玉,聲如磬,光如鏡”,由此可見骨瓷的瓷質細膩通透,器型美觀典雅,彩面潤澤光亮,花面多姿多彩,因其之中不含重金屬鉛和鎘等危害人身體的元素,而被人們逐漸認識和使用。
現對骨瓷的定義一般是:一種以動物的骨炭、粘土、長石和石英為基本原料,經過高溫素燒和低溫釉燒兩次燒制而成的瓷器。一般說來,原料中含有25%骨粉的瓷器則可稱為骨瓷,國際公認骨粉含量要高于40%以上,質地最好的骨瓷一般含有51%的優質牛骨粉。其中骨粉成分為40%以上,器具顏色則更呈乳白色,屬高檔骨瓷。
骨瓷和陶瓷的區別
檔次級別不同:骨瓷屬于高檔的瓷種,相較于普遍常見的陶瓷來說,更經常出現在一些高級會議聚餐場所,它兼有使用和藝術的雙重價值,是權利和地位的象征,號稱瓷器之王。
用料及工藝不同:普通瓷器制作使用原材都是瓷土,而制作骨瓷主要選擇動物的骨炭,其含量也是高達40%以上,骨瓷骨瓷采用不含鉛釉面,花面與釉面熔為一體,不含對人體有害的鉛與鎘,可稱的上是真正的“綠色環保瓷器”,長期使用對人體健康有益。
保溫效果更好:骨瓷與傳統瓷器相比,骨瓷的保溫性更好,喝咖啡或泡茶時具有更好的口感。
更耐用:由于骨質瓷與普通瓷器的成份不同,能夠做到更薄更堅韌耐磨,不易磨損和破裂,骨瓷在180℃與20℃水中熱交換一次不裂。
看完了這些信息,你對骨瓷是什么意思一定有所了解,說起骨瓷和陶瓷有什么不一樣,其實差別有不少,但是我們日常還是可以以陶瓷餐具為主,畢竟骨瓷的價格也不低,而且要是一不小心買到了假的骨瓷,那也是得不償失。